看得見の思考

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台灣沒有棒球 只有贏球

台灣沒有棒球 只有贏球 黃冠雄/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(北縣板橋)】2010/11/20 聯合報

在詭譎氣氛中,昨晚中華棒球隊沒幫感性過頭的台灣人出氣,又敗在南韓手中,與亞運金牌錯過。這樣無奈結果,使眾多早激情民眾瘋狂,在自由度高的網路媒體上,大家必可找到更多消遣、謾罵「含狗」的文章或圖片。

其實,從賽前兩隊名單,職棒專家和真正長期關注台灣野球的理性球迷,早認為這回要贏阿里郎,國家隊須有超水準演出,很拚!但是,這樣聲音非主流,因看衰自己人,是不愛台灣,誰敢大聲講?特別在楊淑君事件後,最代表福爾摩沙的運動—棒球,當然要幫忙出頭,這才是正港愛寶島,不是嗎?

沒錯,這很不理性,很民粹!但就是這麼單純的熱血,棒球才因此成為當今中華民國的第一體育。只是,這樣熱情卻也是兩面刃,多年來,我們習慣用狂熱一路去發展野球,卻也只會用激情去面對過程中的困境,這些新麻煩,包含昨日的敗戰,以及近年來中華隊成績下滑的現實。

也就是說,當我們用大聲吶喊去幫代表隊加油時,更應用這份心去思考要怎樣改正錯誤,不然某種程度上,這氛圍和政治上不分對錯,只有藍綠,一樣愚昧!

也難怪有人會說:「台灣沒有棒球,只有贏球」,憤青們只看最後勝負,不管過程,不想用心檢討,只會亂罵自己人,也罵他人。

但這很難,因多年來民意論壇和政論節目,有那麼多希望國民理性論政的呼籲,結果台灣的政治並沒有更理性。而筆者寫過那麼多棒球文化文章,台灣棒球當然也不會因此就用腦袋去解決問題,狀況依舊。

即是,很少人敢大格局地突破性去思考,台灣的國家運動目標是什麼,整體資源有限下,哪些項目不該再發展。而該經營的棒球,又如何提升整體產業經濟規模,以吸引更多精英投入,相信這方法在提升中華隊戰績上的效能,絕對比在太極旗上塗鴉更好。

最後,王建民在洋基隊時曾有個優秀隊友叫穆西納,他畢業於名校史丹福大學,現階段這種人不可能出現在寶島。但當有一天,我們的青少年在思考到底長大後要當醫師、工程師、還是打職棒時,中華隊想輸球都很難,那時就輪到高麗人在拒買台貨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